文化,在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

卢志文

做校长之前,曾经负责学校考务工作较长时间,亲历了许多“制度”在管理过程中的“滞后”和“无助”。

 

起初,一些老师在监考过程中阅读书报,任由学生作弊,学校为整顿考风,明确提出“禁止老师在监考的时候看书读报”。令行禁止!监考过程中看书报的人没有了,但有些老师在考场上批改作业,于是,增颁新令“禁止在监考的时候批改作业。”制度细到这个程度,应该能解决问题了吧!其实不然,你还会发现有老师穿响底鞋在教室内“笃、笃、笃”地走个不停……

 

通过增加新的制度条款,对不当行为进行规范,可以使管理逐步趋于完善,但期望通过“制度”解决一切管理问题,则很难行得通。

 

其实,细心的管理者不难发现,那些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老师,平时工作就很敬业、负责,监考的时候一般也会表现认真、精细和到位。而那些在监考过程中不负责任的老师,在平时的工作中,大多也是得过且过,马虎了事。因此,管理除了要在“制度上”竭力之外,还要从“文化上”掘金。

 

当“敬业”、“负责”、“认真”,成为教师的主流职业文化,他们自然知道在监考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做,学校关于监考的制度也就没有必要这样“堵漏式”地细化了。其实,只要“监考”别人的老师,还需别人“监考”时,穷于应付的制度总会被突破得千疮百孔。

 

管理离不开规则和标准,任何一个真正高效的管理,必然是靠制度来运行的。制度化使群体和组织走向秩序、和谐与安定,实现有效控制,并将组织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,增强集体的内聚力。然而,制度崇拜也有负面效应,那便是“僵化”和“保守”。

 

因此,好的制度往往是简约的,好的管理常常是简单的。最高境界的管理,却不见管理。制度是团队坚韧的构架,但离开文化的润泽,却极易成为一口越补越漏的锅。

 

文化,在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,在制度止步的地方掘进,它会把“团队精神”渗透到管理者意想不到的每一个细节中。

 

制度是刚性的,是有边界的,大多做“负面清单”,往往规定哪些不能做;

 

文化是柔性的,是无边界的,大多做“正面清单”,常常倡导哪些应该做。

 

制度只在有监督的地方起作用,是他律,须慎众;

 

文化在无监督的地方也起作用,是自律,须慎独。

 

制度是“纲”,纲举目张;

 

文化为“魂”,万流归海。

 

制度具有强制性,强调执行力,是外源性的,是“要我做”;

 

文化没有强制性,强调感染力,是内源性的,是“我要做”。

 

制度和文化并不割裂。我们不难理出这样一个“制度文化链”:制度规范行为,行为形成习惯,习惯培育传统,传统积淀文化,文化润泽制度。

 

文化,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,她为团队中的成员所共同创造,一旦形成,又反过来创造这个团队的每一个成员。

 

新校开学第一天,校园里有很多三轮车横冲直撞,校园秩序非常混乱。我让分管校长到保安值班室宣布了一项规定:三轮车不得进校园。校园因此整洁宁静了许多。

 

第二天下午上课前,我目睹了令人尴尬的一幕:一位母亲送自己的儿子上学,那孩子腿上打着石膏。保安拦下了他们的三轮车,说什么也不让进。那位母亲非常愤怒,便和保安争吵起来。看到这一幕,我赶紧走过去,未及开口,保安先说了:“是校长室规定的,三轮车不能进校园。”

 

作为制度,只能刚性地界定,并严格地执行,学校不可能这样规定:三轮车有的可以进校园,有的不能进校园。然而,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创造的文化空间。

 

我对保安说:“三轮车不得进校园,这个规定没有错,你严格执行这个规定也是应该的。不过,我想提醒你的是,你别忘了学校《员工宣言》第一条是怎么说的。”

 

那小伙子立即领悟,他让另一位同伴在门口继续值勤,自己背着那孩子往教室里走去。

 

学校《员工宣言》第一条有这样的话:“创造一切给学校增加美誉度的机会。”员工培训时,我对这句话有过比较深入的解读:首先,我们都要努力给学校增加“美誉度”,而不是“丑誉度”;其次,有给学校增加美誉度的机会,一定要学会把握;第三,没有机会,要创造机会给学校增加美誉度;第四,创造机会是一种能力,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。

 

自那天开始,保安每天都负责把孩子从校门口背到教室,整整三个月。家长,把感谢信一直贴到大街上。

 

制度,把三轮车拦在校门外;文化,把孩子送到温暖的教室。


评论

© 外化内不化 | Powered by LOFTER